



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
2025年蛇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新春佳节,永川松溉(jì)古镇迎来旅游消费开门红,“国潮来袭,松溉有好戏”“星空集市”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灯赏戏。古镇里,人潮涌动、烟火升腾。古镇外,一身“藏青蓝”、一抹“荧光绿”,在安安静静中守护万家灯火。
平安,是生活最美的底色,也是人们最朴素的愿望。
2024年,永川区政法平安战线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体推进平安永川法治永川建设,全区110刑事警情、治安警情、九类街面警情分别下降52.92%、32.13%、42.18%,群众安全感、司法公信力分别达到98.86%、97.92分,平安建设年度考核进入全市“优秀”行列,为永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探索矛盾化解“新路径” 绘就基层善治“新枫景”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重大任务,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是重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支撑,2024年,永川区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全面融入三级治理中心和镇街“141”基层智治体系。
“没想到这么多部门都来帮我们解决问题,真是来对地方了!”“没想到这里这么方便,再也不需要东奔西跑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10余名阿姨聚在区综治中心调解室里纷纷感叹道。
太多的没想到,在永川区综治中心都成为了现实。
前段时间,永川区法院依托“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群众性劳动争议化解机制,在区综治中心成功化解一起16名清洁工人追索劳动报酬的系列纠纷案件,这群阿姨便是案件的当事人。
“这就是综治中心的优势。这里集合了公检法司等15个职能部门力量,还有物业纠纷、民营企业纠纷、劳动争议等10个行业性专业调委会,能够形成合力,更好地帮助老百姓解决矛盾纠纷。”
只进一扇门,化解烦心事。为了让人民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过去一年,永川区委政法委迭代“六有三化”路径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将诉讼服务、检察服务、信访接待、司法行政、劳动维权等资源汇集形成“1个中心+4大功能区+10个品牌调解室”实体平台,有效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站调处、一揽子解决”。
辖区如何实现精细管理、资源整合、协同联动,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这个派出所有“秘诀”!
去年,兴龙湖派出所充分发挥“警网融合”资源综合优势,深入推行“运行联勤、基础联管、常态联巡、矛盾联调、警情联处”“141”基层智治体系实战机制,年均有效化解矛盾纠纷5400余起,实现“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群体性事件等“零发生”,成功创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如今,“警格蓝”+“网格红”已经成为各镇街实现“高效管理、服务便利”的一抹靓丽“枫景”。
一年来,永川区深入实施“永治荟·调处对接”工程,紧扣“141”基层智治体系,重构“警务+网格”联勤协作机制,建立“检察+网格”融合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到家门口”实践路径,涌现出中山路街道“星光夜话”、胜利路街道“统分联和”解纷工作法、五间镇“耕读小院”、青峰镇“四步治家”工作法等一大批优秀“枫桥式”工作经验,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
打好除险固安“组合拳” 织密平安建设“防护网”
2024年7月23日,一条名为“休班特警秒变交巡警”的网络视频迅速冲上热搜,人民公安报、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平安重庆等媒体转发报道,获得网友广泛点赞。
原来,当天下午,特警支队民警李刚休班回家路上,途经同心苑十字路口时,恰逢路口交通指示信号灯突然断电“罢工”,120救护车被困车流,在人命关天的紧急时刻,李刚迅速“换装”,就地“上岗”疏导交通,救护车顺利驶出路段。
“救命啊,我快撑不住了……”同年9月,朱沱镇长江水域两名男子抱着充气救生气囊在江中不停地向岸边求救,朱沱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后,值班副所长赵威威和同事立即携带救生衣、游泳圈、救生绳等救生装备前往救援,成功将两名男子救上岸。
一件件暖心“警”事,一次次平安守护,是全区政法干警默默守护棠城大地万家灯火的生动缩影。
如今在永川,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街头还是巷尾,总能看到警灯闪烁、警车穿行,一抹抹“警察蓝”,让群众分外心安。
“我们在全市率先试点推行以‘战训巡’合一为核心的街面三级巡防处一体化机制,在辖区重点区域深入推进‘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行动,增加社会面巡逻防控力量投入,提高巡逻密度和频次,做到‘夜市不散、警力不撤’。”永川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国泰民安,民之所盼。
一年来,永川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夏季治安打击整治、未成年综合保护等专项工作,刑事案件、八类案件、侵财案件分别下降38.89%、27.27%、51.2%,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分别同比下降57.5%、58.4%,牢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好企业发展“护航员” 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难题,检察建议帮助我们抓住了深层次的问题,还提供了专业的解决方案……”2024年7月,永川某公司负责人向前来回访的区检察院检察官感叹道。
该公司是一家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因公司内部“蛀虫”用“平账”方式非法侵占企业资金长达七年,蒙受损失数百万元。区检察院在严惩犯罪的同时对企业进行“精准诊断”,面对面“对症下药”为该企业优化财务管理支招,帮助企业规范管理。
2024年10月,在区综治中心,千万大案被一日化解,区法院法官雷宇争分夺秒耗时8小时成功帮助三家企业脱离债务困境,实现“破茧重生”。
在永川,像这样千方百计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增信心的案例还有很多。
去年,永川区认真落实《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7)》,出台《永川区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举措”》,深入推进涉企行政复议“三跨三办”增值化服务试点改革工作,一站式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413件,助力国有企业“三攻坚一盘活”解决争议标的2334万元,帮助民营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
巴山蜀水,相依相亲。
2024年7月,泸永江三地政法系统案件交叉评查在永川启动,标志着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加强执法司法一体化建设进入深水区、迈上新征程。
同年12月,三地政法系统又齐聚永川举行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执法司法一体化建设第二次联席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泸永江三地政法系统案件评查办法(试行)》,会签了《构建泸永江涉营商环境执法司法联盟框架协议》,有力推动泸永江执法司法一体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为优化区域性法治化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数字改革铺设“快车道” 跑出法治服务“加速度”
“我们打造的‘永永在线’微信服务程序,为当事人提供指尖立案、出庭、查询、执行报案等13项诉讼服务,我给大家演示一下……”2024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日说法》、央视频共同策划推出的“走近一线法官”融媒体节目走进永川,法官杨茜怀着期待与紧张开启了她的“直播首秀”。
杨茜所说的“永永在线”是永川区法院综合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打造的智能诉服平台,实现24小时诉讼服务“不下线”,搭建起服务群众、化解纠纷“全时快车道”,广受群众好评。
“没想到这次这么高效!”居民陈女士感叹道。
去年9月,陈女士向某街道反映商场周边存在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餐饮商户违规排污、商铺违规设置广告等复合型问题。按照传统模式,这需要城管、市场监管、环保等5个部门分别处置。街道综合执法大队通过“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发起“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一次性完成现场勘查、联合取证、分类处置,商户整改完成率达100%。
2024年,永川区司法局聚焦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任务,体系化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区组建7支专业综合执法队伍,镇街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系统构建起职能清晰、队伍精简、协同高效、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监督有力的行政执法新格局。
森林防火,重在防患于未“燃”。
去年,由区应急局、区林业局等部门联合打造的“森林防灭火一体化”综合场景,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突出“统、防、救”三个重点,实现了森林防灭火从“分散”到“集中”、从“单一”到“协同”的转变,全年火灾起数同比下降46.2%。
“去年以来,我们深入推进数字法治建设,以数字赋能平安法治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新质政法战斗力。创新研发渝警智巡无人巡逻车,探索无人机动态巡航,构建起‘无人巡逻+空中警务’智能警务模式。人力社保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问题地图’智管‘一件事’应用纳入市级、区县应用‘一本账’,‘货车源头治超’纳入市级应用子场景在全市推广,‘渝解忧’‘情指行’‘执法+监督’等19个市级应用贯通运行,数字法治系统基本能力初步形成。”永川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新的一年,全区政法平安战线将紧扣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建设“六区一高地”,突出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以更高水平一体建设平安永川法治永川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平安法治领域改革,深入实施“法护永安六项工程”,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交出平安建设高分报表,以“三个根本性转变”新成效支撑和保障永川加快培育建设重庆城市副中心、打造渝西国际开放枢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永川力量。
文字由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 通讯员 谢 敏采写 图片由永川区委政法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