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永川区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中,提出“增强民企信心、提质政务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如何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永川加快培育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渝西国际开放枢纽助力赋能?两会期间,部分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展开热议,提出相关建议意见。
向荣代表
以柔性执法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民营经济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也是经济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建议司法机关加大柔性执法力度,避免对小微企业抵押物过度查封;建立小微企业执行案件快速通道,对于涉及小微企业的执行案件,优化执行流程,优先立案、优先执行,同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精准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提高执行成功率,助力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快速回笼。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民营企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活跃因子。未来,金融机构如何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更好发展?建议加快建设区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信贷主体的大数据与银行共享机制,助力提升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同时进一步加大区属国企担保公司与本地银行的合作力度与深度,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助力解决区内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王明安代表
做大做强民营经济需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实事求是,规划未来目标明确,符合永川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听后倍感振奋,也深受鼓舞。
发展壮大永川民营经济,需要企业、政府、社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建议从三个方面助力。企业助力方面,企业自身要立足主业,积蓄创新势能,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上下足功夫,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符合市场趋势的硬核竞争力。政府助力方面,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凸显政策的可感度和到达率,推动数字化赋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社会助力方面,要大力营造尊重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提振创业信心,唤醒创业雄心,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
廖娜代表
依法保护民企合法权益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是支撑永川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建议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及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违法犯罪,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财产保全及执行措施;加大对民营经济组织及经营者的普法宣传,优化法律服务供给,促进民营经济组织及经营者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为永川民营经济组织及经营者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向章剑委员
优化“招落服” 推动营商环境向好向优
项目从签约到投产阶段,是民营企业对政府支持需求最为密集的时期,对“招、落、服”一体化工作至关重要。分析研究落地项目情况,其效率主要决定于五大因素,影响大小排序分别为:供地时序、企业准备成熟程度、与外部设施建设时序匹配程度、与建设涉及第三方单位配合情况、行政审批效率。
供地时序方面,建议科学调度财政、国企、项目资金保障征地报件,切实加大土地拆迁工作力度,优化土地出让流程。企业自身准备成熟程度方面,建议精准研判拟供地企业综合实力,尽早提供土地红线和标高供企业前期设计,制定项目流程图,定期指导。与外部设施建设时序匹配程度方面,建议提高园区规划建设科学性、系统性,据供地区域整体推进外部要素和基础设施建设。与第三方单位配合情况方面,建议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管理,建立中介服务库和业绩评价机制。行政审批效率方面,建议优化提前服务机制,一项目一方案,提升园区规划业务水平,建立重大变更快速报批机制。
刘仲全委员
高技能人才培养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建议聚焦三大产业,优化高技能人才专业结构。根据永川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职业院校应聚焦汽摩产业、大数据产业、文旅康养产业,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提升产业匹配度。建立“专业动态调整+重点专业支持建设”的机制,鼓励增设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智能技术、工业软件(汽车软件)等相关专业,加快对现设专业的改造,争取3年内实现专业更新率达到80%以上,专业匹配产业达到100%。
突出三大环节,优化高技能人才岗位结构。根据永川民营经济主体的运营状况,职业院校的人才供给应围绕制造、运维和营销三大环节,调整人才培养岗位,增强高技能人才的岗位适配性。
强化三大能力,优化高技能人才素养结构。适应数字化、智能化迅猛发展的技术变革趋势,职业院校应强化智能技术、客户沟通和数字营销能力的培养,积极优化课程体系,加快教学内容的重组,深入实施“三教”改革,提升人才的工作胜任力。
刘承建委员
发展民营经济需要政策保障
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更是实现强企富民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走。如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在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中发展壮大?建议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放手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也要注重政策的创新性、灵活性。要深入了解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精准施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加强与企业家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亲清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记者:钟 梅 陈仕川
编辑:张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