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步履蹒跚,23载真情守护村民健康 ——记重庆市永川区“最美乡村医生”刘益彬
来源:永川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徐秋宇 2024-05-14 10:07:28
p2_s
p1_s

23载,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他都步履蹒跚地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真情守护3000余村民健康;他被群众称为“最美白衣天使”,即使肢体残疾,行走困难,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会第一时间到达;一个药箱、一份坚守,他用行动诠释白衣天使医者仁心,23载步行超过10万公里……

他就是永川区永荣镇子庄村医生刘益彬,获评永川“最美乡村医生”“感动永川人物”“重庆好人”“永川区十佳乡贤”。

走进刘益彬所在的子庄村卫生室,“视病人如亲人、弘扬医者仁心”“忠于职守,一心为民。救死扶伤,情暖山乡”……墙上一面面饱含真诚与感激的锦旗,承载着山乡百姓对他满满的褒扬。

幼时一场病,立下救死扶伤大志向

一副眼镜,平头短发,右上、下肢残疾,言语中透露出对乡村百姓的关爱,便是刘益彬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

1981年,刘益彬出生在子庄村一个农民家庭。6岁前,刘益彬也是个活泼快乐、满山跑的健康孩子。6岁那年,有一天,他突感头疼欲裂,父母把他送到医院,经诊断后医生给出了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经过住院治疗,刘益彬恢复了正常。一切本该顺利发展,可在他8岁的一天,突然昏倒在院坝里,起来后右手、右腿就不灵活了,无法站立,只能爬行。

这可急坏了老实巴交的父母。在家躺了一段时间,父母期望能有奇迹出现,但小益彬一直不见好转。无奈,刘益彬的父母在村医建议下,借遍三亲六戚筹了点钱,把他送到了重庆儿科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结核性脑膜炎留下的后遗症,导致右侧运动神经萎缩失去功能产生的偏瘫,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治愈的希望渺茫。医生的话如五雷轰顶砸在父母心头。

此后,刘益彬几乎是在药罐陪伴下长大的,他的磨难使其比常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他不断进行恢复训练,慢慢地借助木棒行走,学习用左手写字、夹菜,他知道只有依靠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也是在那个时候,小益彬就立下志向,一定要做一名医生,挽救自己,也让乡村群众能够看病就医。

漫漫求学路,练就行医为民真功夫

就这样,拖着一瘸一拐的身体,刘益彬念完了小学、初中,期间遭遇的挫折,只有他心里清楚。初中毕业后,儿子未来的路该怎样走,如何谋求生存,成了父母揪心的事儿。在村里“赤脚”医生刘登树的建议下,刘益彬走上了漫漫学医路。

父母东拼西凑把刘益彬送到了江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中医,学制3年。在这里,学生三分之二都是残疾人,连校长本人也残疾,但学校学习氛围好,没有歧视,学生中有一种昂扬向上、一心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劲头。学习期间,刘益彬如饥似渴地吸收医学知识,他十分刻苦,经常在晚上寝室熄灯后,坐在路灯下学习。刘益彬的刻苦用功,使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也留下了800度的高度近视。

2000年,2年理论学习期满,刘益彬进入原江津工人医院实习。在实习的时候,打针输液成了他的第一道难关,因为输液用的针柄都是为右手操作设计的,刘益彬右手失去功能,完全无法操作。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开始用左手练习扎针、输液,但即便他怎样练习,都不能自如进行。这成了刘益彬的一块心病,他在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攻克这一难题。

实习期间,刘益彬一边勤于实践,一边不断补充医疗卫生知识,凡是医学方面的书籍,他都要拿来读,期望搞通医理病理的来龙去脉。他也读一些励志的书,让他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001年,刘益彬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他无时不想用自己学到的本领为乡亲们减轻病痛折磨。

苦练本领,功夫不负有心人

担任乡村医生后,现实却给了刘益彬重重一击。村民不相信他,还有不少人投来轻蔑和鄙视的眼神:一个毛头小伙子还能治病救人?即使有村民前来寻医问药,可打针输液成了他始终无法逾越的障碍。

“难道就这样放弃?不,我不能就这样低头认怂。”刘益彬在心里不断地问自己,“父母花四五万供我读书,不能让父母的付出化为泡影。谁说左手就不能打针输液?一定有办法的”,他为自己打气。

回到家里,刘益彬开始练习左手扎针。刚开始时,他买来带皮猪肉,在猪肉上练习左手扎针的精准度。一个月后,经过成百上千次的练习,他能够精准地扎进猪皮的每一个毛孔,这让他喜出望外。

但猪肉不比人的身体,没有知觉,能够用左手给人扎针吗?于是他又想到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他用左手扎自己右手血管,沿着手背的血管一直扎到手腕,一针、十针、百针……扎得手臂全是针眼,导致右手血管萎缩,他的两只手臂至今粗细不一。手臂实在不能扎了,刘益彬又开始在脚上扎,一次不成就多扎几次。在一次自己扎自己的过程中,刘益彬的母亲看到儿子的手脚被扎得发肿发黑,心疼地说:“儿子,不学医了,妈妈养你到老!我们不受这个罪了!”刘益彬与母亲抱成一团,哭着安慰母亲说,“你老了怎么办,我要自己养活自己!我已经扎习惯了,一点也不痛。”

看到儿子这样坚定,母亲既心疼又欣慰,她用热毛巾千百次地为儿子热敷,3个月后刘益彬终于成功了。一天,村妇女主任来到卫生室,她告诉刘益彬说自己在城里医院开了输液的药,但来回往城里跑十分不便,问他能不能替自己输液。“输倒是能输,就看你相不相信我,怕不怕痛?”刘益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村妇女主任选择了信任刘益彬,刘益彬成功地为妇女主任输了一个周的液。后来,村妇女主任逢人就说:“人家哪里不会打针输液嘛?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慢慢地,村民们开始到卫生室就医问诊、打针输液,也从最初的质疑变成了信任。

回想这段经历,刘益彬感慨地说,是父母、乡亲的鼓励给了他温暖和力量,他始终心存感激。“我自己痛过,身体的痛远不如心里的痛,学医就是为了让别人不再受自己曾经承受过的那份痛苦。”他说道。

情满山乡,父老乡亲齐称赞

一个药箱、一双雨鞋、一个孤独的身影,一瘸一拐山间蹒跚前行,村民都知道那是乡村医生刘益彬。23年来,他总是行走在永荣镇的大山里,用真情守护着百姓健康,受到村民一致称赞。

2004年的一个晚上,家住永荣镇堰坝口村的周玉刚父亲周树久突发脑溢血。周玉刚给刘益彬打来电话求救,刘益彬二话不说,冒着大雨,背着药箱,手拿电筒就往周家赶。堰坝口村位于半坡上,刘益彬一只手拉着路边的野草艰难前行。由于路滑,单手拉草没有拉稳,从山边摔了下去,手脚都摔伤了,但刘益彬没有丝毫犹豫,站起来又继续前行。到了周家,刘益彬很快帮助周树久稳定住了病情,要是周树久得不到及时诊治,后果不堪设想。刘益彬不畏艰险,冒雨救治,让周家人十分感动,周玉刚逢人就夸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由于腿脚不便,一般常人半个小时的路程,刘益彬要走一两个小时。但是,他从来没有因为行路不便,拒绝给乡亲看病,而是一个电话,随叫随到。

村民邓远菊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她患有脉管炎,下肢坏死,但老人不想截肢,便在家中休养。她最离不开的就是刘益彬,有一丁点儿疼痛不适,就打电话给他。无论是白天半夜,刘益彬都要步行两三公里去为老人减轻病痛,为她按摩、理疗,陪老人聊天,直到老人下肢脱落也没有放弃。刘益彬说,他完全成了邓元菊老人的心灵寄托,因为除了截肢,他根本没办法根治。就这样,刘益彬坚持了几年,直到老人离世,但他热情的付出,周到的服务赢得了邓远菊及其家人的信赖和好评,说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随叫随到、亲切和善、认真负责、医德医术好……”这些都是乡亲们心底对刘医生最真诚的评价,一面面锦旗挂满了刘益彬的卫生室。

2011年后,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刘益彬不但要为村民看病,还要给村民建立健康档案,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做健康访问,承担65岁以上老人体检,0—6岁儿童保健等工作。虽然自己的腿脚不便,但是他从未因此拖后腿。跋山涉水、进村入户,做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随访,新生儿、孕产妇随访,给老百姓签约家庭医生等,这一系列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他都亲力亲为。有时连续十天他都在下村,哪怕脚板打起泡、手脚摔出伤,他从来没有喊声累、叫声苦,更多的却是,当看到乡亲们因为自己的付出而减少病痛的折磨时,心底生出的那份安慰、那份自豪。

虽然身体残疾,但刘益彬总是把每一项卫生工作做到最好,在乡亲们的心里,他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好医生,在同事的眼里,他是一位把病人看似家人的医务工作者。同事们说:他是一个残疾人,身残志坚,他不管是在公共卫生还是医疗方面,都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更多的时候,他心里面想到的是老百姓,从没想到向单位提出任何要求。

“把病人当亲人、把卫生室当家”,这是刘益彬的行医之道。然而在内心深处,他总是十分的愧疚,一直以来没有时间多陪陪父母、妻子和孩子。父母年岁已高,还在辛苦操劳;妻子一人操持家务,就连“坐月子”也是她自己洗孩子的衣物;特别是女儿,长期看不到爸爸,每次放学回家就说,爸爸怎么还没有回来呀。刘益彬说,虽然卫生室离家只要十来分钟,可是有时候女儿两三天都看不到他一眼。

漫漫行医路,刘益彬以废寝忘食的工作作风、坚忍不拔的毅力,谦和的态度、默默的付出,诠释着一名乡村医生神圣的使命,他的医德、人品受到了群众的信赖支持,得到政府的肯定评价。在子庄村,刘益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心有大爱、真情守护百姓健康的事迹经常被村民用作教育子女、鼓励亲人的“活教材”,被广泛传播。

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