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起,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成了由未婚男女家长自发形成的热闹之处。一到周末,中老年人小板凳、带好干粮和水,举着牌子、撑着雨伞,在公园小径静候佳婿贤媳,一坐就是一天。然而,“价目表”背后所要求的“条件匹配”,相亲角里的不少父母一时难以“超脱”。(8月13日 上观新闻)
“公园相亲角”的形成,根源于相亲需求的与日俱增。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婚恋市场既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也承受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当依靠亲戚、同事等熟人社会网络难以帮助子女完成婚姻大事的时候,到一个开放的、流动的主要由陌生人构成的公共空间去寻找一种相亲成功的可能,成为不少父母无奈的策略。
尽管只是“代子女相亲”,焦虑的父母们也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择偶标准。在双向选择的婚恋市场,相貌、年龄、学历、工作、家庭背景、财富等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等级系统,在金字塔结构中“更上一层楼”的年轻人,在婚恋市场拥有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也更受欢迎和青睐。
为什么明知子女的婚事要由子女决定,父母却乐此不疲地奔波于各大公园的相亲角,如此在意“条件匹配”?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益分化的利益和高度不确定的市场,引发了父母们的集体性焦虑;为了保障子女将来的生活品质,避免阶层下滑,一些父母在“代子女相亲”的过程中会谨慎地考察对方当下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认同门当户对的阶层内婚姻甚至渴望将婚姻作为一种“捷径”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
“代子女相亲”的父母们在年龄、身高、学历、收入等方面设置了重重门槛,却也不得不接受另外一方父母的挑选。更何况,父母与子女的择偶标准并不能完全契合,父母中意的相亲对象,子女可能瞧不上眼。偏差、错乱的择偶观念,让“代子女相亲”的父母通常难以找到契合自己所有标准的“优质资源”;即使找到了,人家未必看得上自己。
“公园相亲角”人气虽高,成功率却很低,说明了“越俎代庖”往往事与愿违。女方父母习惯往上找,男方父母喜欢往下找;在择偶梯度效应的挤压下,相亲市场会出现结构性的矛盾--大龄优质女性与低收入男性都难以找到对象,尽管一个是主动成为“剩女”,一个是被动成为“剩男”。
关于婚姻,央视一位主持人曾在节目中,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年轻一点特别在乎眼缘,年长一点好像很在乎条件,再往后,发苍苍,视茫茫,牙齿动摇的时候,可能关乎你幸福的最重要的其实是生活方式”。只有让社会评价体系渐趋多元化,让社会流动的渠道更加畅通,婚恋观念才会更加理性与柔软;不逢迎一时一地的某些价值观念,少一些算计的“条条框框”,普通人才会更加从容、自信地拥抱婚姻。(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