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一张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来源: 编辑:永川迁移 2014-07-09 23:01:17
民国时期的毕业证书,你见过吗?4日,文史爱好者刘先生向区文管所捐赠了一件藏品——一张民国时期初中生的毕业证书。这一纸泛黄的毕业证书,由此引出一段久远的永川教育史片段和鲜为人知的故事。
民国时期的毕业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毕业证上的花印税票

       民国时期的毕业证书,你见过吗?4日,文史爱好者刘先生向区文管所捐赠了一件藏品——一张民国时期初中生的毕业证书。这一纸泛黄的毕业证书,由此引出一段久远的永川教育史片段和鲜为人知的故事。

       漂泊异乡终归来

       当天,刘先生向记者展示了这张珍贵的毕业证书。记者看到,证书为民国32年颁发的,虽经岁月洗涤,仍“容貌俱佳”。

       证书幅面35×25cm左右,顶部中间是孙中山先生头像。证书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籍贯、年龄、学业情况、毕业时间等,落款处盖有“四川省政府教育厅”公章及校长个人印章,左下角贴有学生1寸免冠照片,照片上加盖校长个人印章。

       一张保存如此完好的毕业证书,到底从何而来?刘先生告诉记者,“这张证书来得远哟,是从广州寄回来的。”

       刘先生是一名政协工作者,热衷文史资料研究和收藏,从事文史工作已近10年。今年5月,他接到了远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的侄女给他打来的电话,侄女告诉他,在学校举行的毕业证书展览会上,发现了一张民国时期永川县私立英井初中学生的毕业证书。“民国时期毕业证书,还真没见过。”刘先生一阵惊讶,赶紧叫侄女发张照片一睹为快。拿到照片后,刘先生和文史专家一同品鉴,认定其有一定的文史价值,尤其珍贵的是证书上方有一枚契税票,刘先生决定买下这张证书。在侄女的帮助下,刘先生花了1500元买到了这张毕业证书。

       前不久,证书寄到了,刘先生将它拿给有30多年文物工作经验的区文管所副研究员王昌文鉴定。王昌文经仔细鉴定,确定其为真品,他说,“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民国时期的毕业证书,据我所知,这样的藏品少之又少。而且,里面的内容是对民国时期永川教育发展史的重要见证。”鉴于此,刘先生慷慨将证书捐献给区文管所,“既有益于保存,又能展览供大家观赏。”

       毕业证书之谜

       和我们现在的毕业证书一样,这张毕业证书也只不过是对学生毕业的认证。看似普通的证书里,又蕴含了哪些教育历史信息,它的价值又在哪里?这引起了刘先生和王昌文极大的兴趣,他们细细琢磨,发现了证书里的四个“谜”。

       谜之一:毕业证上盖有“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由成都县立中学请四川省政府教育厅验讫发还存校”字样印章,为何英井初中毕业,由四川省政府教育厅审核发证?

       谜之二:证书顶部图标由孙中山头像等组成,是不是民国时期每张证书都是如此,当时的教育背景又是怎样的?

       谜之三:在证书左上方有一枚面值贰角的税票,票上还盖有“印花税讫”印,为何在毕业证书上会出现税票?

       谜之四:证书保存如此完好,可见经收藏者精心保存,而毕业证书所有者彭季修是不是当时较有名的学生,校长何维百又是怎样的一名校长,英井初中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这些,勾起了大家对民国时期英井中学的创办、招生规模、学校特色,以及永川教育发展现状无限怀想。

       在刘先生的记忆中,20世纪50年代初期,私立英井中学合并于永川县立中学,永川县立中学迁入英井中学校地,即现在的永川中学所在地。学校名称采用“永川县立中学”,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永川中学。经刘先生查证,毕业证书主人彭季修是当年英井初中的第一名,却不知本人如今身在何方。至于谁了解英井中学历史,能解开大家心中的谜?刘先生想到了一个人:蒋廷举。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正是英井中学的学生,并且在文史工作方面颇有建树。

       教育史变革的见证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找到蒋廷举先生询问。蒋先生如今已91岁高龄,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讲起以往的经历,他的思维仍十分清晰。

       记者拿出毕业证书复印件,蒋先生拿起眼镜端详,“恩,恩,这个就是我们当时的毕业证。”随即,他拿出一本泛黄却保存完好的《英井中学校史》给记者,向记者娓娓道来民国时期的教育现状和求学往事。

       “私立英井初中是永川县第一所私立中学,对永川教育的影响很大。”蒋先生提起往事,笑声不断,仿佛回到了当时求学的时光。

       他告诉记者,30年代初期,经过军阀混战,人民生活趋于相对安定,成都、重庆等地一些私立中学顺势兴起。而横贯永川县城的成渝公路也建成通车,为永川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当时,全县仅有一所中学——永川县立初级中学,而且规模不大,每学期只收学生一班,而全县有30余所小学,每学期高小毕业生约七、八百人,一所中学显然不能容纳,必须兴办新的学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批热心教育事业的有志之士,如教育局长黄策安,留学日本的知识分子朱明仙、方伯超等,积极倡导创办私立学校。

       仅凭几个知识分子,如何办学?据《英井中学校史》记载,这批有志之士找到县内有志于此的士绅,一起筹集办学资金,最初用“打会”(集资筹款)的方式,筹办了一个两千元的“会”。同时,向一些军官、商人等广泛募集资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永川县私立英井初级中学校董事会,共有17名董事会成员。众董事集资3万元,作为办学经费基金。至于校地和校舍,是晏子琴、杜香樵等捐出的停办的蚕桑学校校地和苗圃。民国22年秋季,英井中学正式建校,学校所在街道“双井街”后改称“英井路”。

       “学校占地370余亩,视野开阔、气象宏阔,校内环境幽雅清新,远远超过了当时县里其他学校,许多学生一到学校,都由衷赞叹和喜爱。”蒋先生说到这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只可惜后来社会政治变革,导致生源匮乏,加上资金短缺,学校陷入困境。”蒋先生惋惜道,英井中学的兴衰没落,反映了从民国期间至解放后私塾教育的变迁,见证永川的教育变革。

       极具特色的完全中学

       记者在《英井中学校史》中看到,英井中学建于1933年春,于1951年春停办,民国22年(1933年)春季招收第一班学生(男生)94名,于2月正式行课。18年间,共招收初中34班,高中20班,初中女生部招收3班,规模较大时期,每班分组分教室上课,许多教学班组都超过了60人,共培养了学生约5000人,涌现出了余行达、刘同德、袁第锐、蒋廷举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刘先生所捐赠的毕业证书主人彭季修正是初中第九班的学生,而何维百为第三届校董事会董事,民国29年7月当选为校长,连任两届。他在担任校长期间,在充实提高师资力量,争取高中部获省政府批准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据《英井中学校史》记载,在抗日期间,是英井初中发展壮大的时期。由于生源增多,每届100-200余人。民国28年秋季以后,不仅投考新生增多,不少永中学生也转学英井,在校生达七、八百人以上,教职员也由开办时的10余人增至30人左右。民国29年春,英井初级中学开办高中一班,男女兼收,为全县最早的高中班,英井中学也因此成为全县首创的完全中学。

       按照当时规定,办学校需向县、省政府呈报、立案、核实,申办高中部亦如此。申办之初,得到了县政府支持,而省政府坚决不同意。为此,何维百做了大量工作,终于于3年后得到批准,英井初中也正式更名为“私立英井中学”。

       增设高中部得到批准后,何维百和董事长邓国璋又于民国31年秋季兴办了初中女生部。但女生部只招收至次年秋季,就被叫停。

       除了以上办学特色,学校招生还坚持宽进严出,并以优厚的待遇礼聘优秀教师任教,保证教学质量,还开办文艺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戏剧、体育等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不少学生成为抗日宣传和救国大业的积极分子。

       “由于英井中学是私立中学,无发证资格,必须经省政府教育厅审核认证,才能发给学生毕业证。”蒋廷举的说法也印证了毕业证上有“四川省政府教育厅验讫发还存校”的盖章。

       至此,藏在毕业证书的一些谜也解开了。至于这张毕业证书为何漂泊他乡、毕业生又身在何方、毕业证书上为何有税票,仍有待探寻。

       记者 谢 凤/文 张天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