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松溉镇旗山村村民熊志清在翻修自家住房时,拆出了一通清光绪八年由当地文人贤士为宋代经学家陈鹏飞夫妇重立的碑碣。
据《永川县志》记载,“陈鹏飞,字少南,号潜溪散人。宋朝昌州永川人。九岁读《易经》,特别对‘晁’说的《易》有独特的见解。后著《晁氏诗解》和《五经通解》”。据清·嘉庆《四川通志》载,“陈鹏飞与苏东坡、张子昭同时被誉为‘注经三杰’”。
南宋之初,陈鹏飞以贡举入经筵,因知识渊博,很受朝庭重臣们的赞赏,特别是当时已得到皇上恩赐,加“太师”,封“秦、魏”两国公,辞“不拜”,地位如此显赫的秦桧,更是对陈鹏飞敬重。常为秦桧馆客。由于宋徽宗、钦宗被金兵俘虏北去,高宗于1127年既帝位,陈鹏飞便向高宗慷慨上书谏言,请求出兵讨伐金国“虏主”之仇,此事遭到秦桧的阻拦,并斥曰:“和议已定,书生无妄言国事”。而陈鹏飞火急如焚,救主心切,进而叹曰道:“大臣不言小臣言,小臣不言书生言之,胡以妄言键天下口乎?”开始得罪秦桧。
高宗的生母韦氏原为宋徽宗妃子,因儿子当了皇帝被尊为宣和皇后,当金国同意让宋徽宗、钦宗灵柩从北方运回南方故土安葬,韦后一路随行护柩的消息传到京城后,秦桧为了逢迎皇上,下令文武百官先穿喜服迎接韦后,后穿孝服为两位皇帝灵柩接驾。当时朝中的礼官们都惧怕秦桧,无一不随声附和,只有言官老者们提出反对,却遭到秦桧斥骂,“此岂尔等聚讼所乎”。这时,陈鹏飞开口说道:“《公羊》所云,母以子贵之说,本非礼也,嫡只一耳,以小加大,所谓六逆之一”。此番言论再次冒犯秦桧,因此鹏飞被贬,去了惠州。在惠州,鹏飞住所常有许多学生前往,喜欢听他讲解经学和谈论历史上圣贤名臣修身治世的事理。但又遭到秦桧诬奏,说鹏飞是在“结朋党、讲伪学”。一段时间后,高宗有再次起用鹏飞的意思,以治理朝纲,诏书去了惠州,可秦桧层层发难,从中作梗,处处给陈鹏飞过不去。此情此景,鹏飞叹曰:“事势如此,尚可出仕耶”?遂不辞而别,隐姓埋名来到永川,自号潜溪散人,在当地设馆讲学,从不间断,直至逝世,后与夫人合葬于镇东旗山村。
清·光绪版《永川县志》茔墓篇记载:“先儒陈少南夫妇墓在县南松子里旗山,镇东三里大江之西岸。少南墓在左,晋国夫人墓在右”。
明·万历间拔贡罗茹(籍贯不详)敬拜少南墓后留诗一首:荒冢累累江上阿,谁怜风韵等东坡;考亭己重文人选,晁氏独存诗解多;合葬有铭苔掩映,荒丘无主柳婆娑;我来一拜增惆怅,遥想瓣香意若何。
清·光绪綦江文人陈为言谒墓后满怀深情,倾述衷肠,为一代贤士忠良呐喊,并痛斥奸臣得道必家破国亡,写下洋洋诗篇,曰:松山之麓旗山阳,中有邙碣姓名香;南宋迄今六百载,邦之人仕切景行;封山崇隆原爽垲,笆篱森戟草光芒;更醵金缗权子母,春秋诔祭罗酒浆;我着齿履访神道,昕蒸裔炳增宗光;潘志撮概祀时地,史逸幸藉邑乘祥;吁嗟桧贼拥昏构,迁社竟忍父兄忘;北狩巳矣南渡急,四载浪走京师亡;先生当日贡举耳,上书请讨概以慷;大臣不言小臣激,小臣不言书生当;忤触权奸甘黜抑,潮惠韩出任颉颜;机会可图人事误,可惜柄国促李纲;诏举不应归计决,天地闭塞贤人藏;高风亮节贲志去,九原毅魄何轩昂;知否奇冤岳忠武,半壁力竭文天祥;天不祚宋非天意,建灾魁罪跨靖康;敢云尚渝县特识,陇邱四顾心茫茫;君不见,长江滚滚流不尽,飓风鲸浪摇沧桑。
笔者对拆出的墓碑进行了详实的拍照、拓片、测量、文字记录。墓碑长方体,高2.3米,宽0.95米,厚0.2米。人为纵向中分为二,一半断失上半部0.2米。碑正面阴刻楷书铭文,中竖行镌刻“宋先儒陈公少南夫子、晋国先夫人之墓”字样。两侧简述其生平,内容为“□先生吾蜀之昌州人,陈姓,名鹏飞,少南其字,晚号潜溪。生南宋时,以贡举入经筵,时,秦桧当国,徵、钦北狩。先生慷慨上书,请讨金,忤桧意。腧月,复因议礼不合,遂安置惠州,后荐至粤,□不欲仕,偕孺人归隐于永川之松溉,终焉。事载邑乘。崇祀乡贤。殁与孺人合厝于旗山之阳,历今数百年,墓未萧然殆成荒冢,则培理护守,是吾辈之责欤。谨约同人,编篱竖碣,醵缗累息以承祭祀,庶垂不朽,爰为撮其大概云。
后学邑廪生潘祖基敬跋。
光绪八年壬午仲春月中浣谷旦立。
碑的背面阴刻楷书“庶士、理经”人名,他们是“邵鸣喈、潘振基、肖爱春、刘映昌、潘祖基、邓光朝、霍瑞龙、唐 鉴、李克涛、张步青、邵鸣谦、张培德、周 澜、秦荣升、方壁成、张登明、赖 钧、戴 霖、肖传基、林鸿举、孔昭明、肖瑞琛、邵 洵、杨灿书、周先烈、曹宗全、陈炳灵、赖德钰沐手敬书”。共镌刻28人姓名。
显而易见,此碑为几百年后晚清儒生为祭祀陈少南立的一块碑。
另有资料记载,陈鹏飞南宋永嘉县(今浙江)人,字少南,绍兴中进士,历任太学博士,崇政殿说书,礼部员外郎。卒于惠州。明·清《惠州府志》有传。
由此,陈鹏飞身世再添神秘。
在熊志清老人的指引下,笔者查看了在上世纪文革时期被挖空已作粪池的陈少南墓,仅能看到墓圹的上半部,单室,板石结构,从墓的后壁形制看,雕刻有栏额、斗拱这一仿木建造重要特征,墓葬属宋代风格无疑。由于整个封土堆被毁,已改作田土,墓冢的规模、遗迹、遗物等有待进一步考古调查。
陈少南墓碑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北宋末期南宋初期的那段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当年老夫子归隐故里,其行为就是对时局不稳、战争不断、昏君被奸臣利用的一种反叛。入经筵给皇帝老儿讲经说学的一介“书生”,虽不为朝廷命官,但敢与秦桧抗礼,以致遭到迫害。若陈少南顺其自然,也会在朝野荣禄一生,光宗耀祖。可他义无反顾,打道回“府”。在远离“中原逐鹿”且天地闭塞的家乡,过他那看江水翻滚好似万马奔腾;听林间鸟语尤如宫廷宴乐;品粗茶淡饭,纳布衣木履,享受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如此闲情意趣,真可谓悠哉尤哉,不亦乐乎。但设馆讲学,培育新人是他毕生寄托,直至盖棺定论。他的影响,可以说或多或少地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民风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王昌文 文/图